實務新知
證期會一年來努力推動證券市場國際化
台股指數已成為國際證券市場重要指標
謝素真(證期會稽核)
我國由於具備良好經濟體質,優質產業基礎及平衡的國際收支,對僑外資深具吸引力。開放僑外資投資國內證券市場,除可提升我國國際形象,加速我國金融自由化、國際化之政策目標外,亦可帶來實質利益,如提高我國證券市場法人比重,改善股市投資人結構,增加資本市場廣度及深度等。近一年來,值金融風暴橫掃亞洲之後,國際資金爭相撤離,東亞地區經濟嚴重衰退,台灣雖然受創程度較為輕微,惟因國內投資人信心不足,股市一路下滑,國內證券市場受到影響,因此證期會在外資管理政策上,除協助籌組外資聯誼會,以建立溝通管道外,並藉由不同埸合,向國際機構投資人說明我國產業基本面與介紹台灣證券市場。
經由證期會一年來的努力,並在政府推動強化經濟體質之制度面改革措施下,市場情勢逐漸回穩及改善,不但國內投資人信心恢復,僑外資,特別是歐美大型投資機構,亦逐漸重視我國證券市場,其間如Pension 2000、美林、摩根士丹利添惠等公司,亦主動在台召集大型說明會,介紹台灣投資環境以及產業之發展。國際性投資組合參考之重要指數,如MSCI、IFC等,亦分別於本(八十八)年初調高台股在其指數中之權值,顯見我國股市在國際間之地位及重要性已逐漸提升。一年來台灣股市僑外資累計淨匯入之金額已由八十七年八月的約一百億美元,持續提升到八十八年七月底的約一百陸拾柒億美元,增加幅度達百分之六十七。其間,有關推動外資業務之重要措施如次:
壹、加強與外資溝通、介紹國內證券市場及經濟發展現況
一、為期參與我國證券市場的僑外投資人充分瞭解我國產業政策與未來發展,證期會邀請實際負責推動擴大內需方案的行政院經建會葉處長明峰,及主管制訂產業政策的經濟部工業局何副局長明桹擔任講座,於八十七年九月二十八日假西華飯店向外資代表們說明我國政府為因應亞洲金融風暴,提振國內經濟,所採行之措施與方案,並籲請外資代表成立聯誼會,以加強與主管機關等單位之溝通與協調。
二、八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成立僑外資聯誼會;籌組外資聯誼會之目的盼能成為業者自律與證期會政令宣導及制訂相關措施之協商管道,並商討外資共同關切之問題。年來經向證期會建議獲得解決者,如修改委託書管理規則,放寬指派外部人代表出席股東會;為減少錯帳,同意特殊帳號得更正為不同類別帳號;以及在客戶事先協議下,券商向保管銀行查詢款券餘額得不違反銀行法規定等。
三、八十八年四月初,林主委赴日本出席大藏省及亞洲開發銀行召開之研討會,順道邀請日本大型投資機構約一百家,介紹台灣證券市場、經濟發展現況及說明租稅優惠外資之作法。
四、美國四十多個公、私部門退休基金之一百位資深主管,其所經理資產超過十兆美元,於八十八年四月中旬來台考察-我國投資環境。證期會向該等年金基金經理人說明我國證券、期貨市場發展現況與展望。
五、八十八年五月中旬,證期會組團代表出席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IOSCO)第二十四屆年會,並在英國倫敦舉辦說明會,向當地大型投資機構介紹台灣證券市場。
貳、持續開放外資投資國內證券,同時加強外資管理
一、為期履行我國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承諾,證期會採取逐步放寬取消僑外資投資國內證券得持有上市(櫃)公司股份限制政策。整體及單一僑外人持有發行公司股票之比例上限,由八十年一月二日分別的百分之十及百分之五,經歷次調整提高;復於八十八年三月三十日再度公告,將整體及單一僑外資持股上限由原來分別的百分之三十及百分之十五,同時一律調整提高為百分之五十。並預期於公元二○○一年一月一日取消僑外投資人持股限制。
二、八十八年三月十七日公告修訂「華僑及外國人投資證券管理辦法」,在該辦法第二十一條增訂一項,授權證期會得隨時命令僑外投資人提出投資資金之受益所有權人名稱、資金額度、來源及其相關資料,俾於鼓勵外資之同時,得以有效查核外資、陸資、甚或國內資金以非法管道或利用人頭戶方式,迂迴進出我國證券市場,以維護我國金融體系之穩定,保障合法投資人。
三、為加強對外資投資證券之管理,證期會於八十八年七月二日洽請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將僑外人投資證券之罰則納入其刻正修訂之「華僑回國投資條例」暨「外國人投資條例」二條例修正草案中,增訂有關僑外投資人違反投資證券管理辦法時,證券主管機關得停止或限制其一定期間買賣證券或撤銷其投資我國證券許可之規定。
參、台股指數已成為國際證券市場重要指標
一、本年以來,日本、德國金融主管機關先後同意開放台灣為其國內共同基金得投資之市場,美國則正式函復同意台灣市場為美國政府指定之主要貨幣市場(Designated Major Money Market)。
二、八十八年四月一日世界銀行旗下著名的國際財務公司(IFC)宣布大幅調高台股可投資比重權值,將台股在其所編製之「全球新興市場可投資比重權值(IFCI, Emerging Market Index Investable Weight Factor )」,由目前的百分之八•六二,調高為百分之十三•九六,使台股成為該公司編製之「全球新興市場可投資比重權值」中,所有新興市場國家中比重最高者。IFC為世界銀行集團(World Bank Group)成員之一,主要業務是提供開發中國家私人企業或政府與民間之合作計畫融資服務,目前有一百七十四個會員國。IFC過去以來建立之新興市場國家各項經濟指標頗受國際人士重視。
三、八十八年四月十七日摩根士丹利添惠公司(原名摩根士丹利國際資本公司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MSCI, 去年因購併添惠公司而更名為Morgan Stanley Dean Witter, MSDW)宣佈調整MSCI遠東日本除外自由指數(MSCI All Country(AC)Far East Free Ex-Japan Index)中台股之組成,該公司所編製MSCI遠東日本除外自由指數,原台股七十七支約佔台股市值百分之四十八,更換後市值增加為百分之六十,因此台股在該指數之權值亦由原來的百分之十四•六提高為百分之十七•三。另外台股在MSCI新興市場自由指數(MSCI Emerging Market Free Index)之權值亦由原來的百分之八•九六提高為百分之十•八六。MSCI編製遠東日本除外自由指數,係以各國選股總市值乘以某個百比納入計算編製;過去由於台灣對整體外資持有單一上市(櫃)公司股票訂有百分之三十之上限,因此台灣部分係以總市值乘以百分之五十納入計算。該公司認為我國已於本年三月底將外資個別或集體投資股權上限,均調高為百分之五十,且我國對外資管理措施,包含投資前之申請程序等,均與區域內其他國家相當(Comparable),並無較其他國家嚴格情形,因此特於本年八月十二日宣布,將前述指數中台股權值比重由百分之五十調為百分之百。為避免對市場產生衝擊,該公司考慮將本次調整分為兩個或數個階段實施,對此該公司刻正向其客戶徵詢意見,將適時宣布調整時程,惟任何調整均在明年二月一日之後開始生效。該項調整動作將使台股在MSCI遠東日本除外自由指數中所佔比重,由現行的百分之十七•三,大幅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七•三,高於香港的百分之二十六•一,居亞洲地區各股市之冠。
四、倫敦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所屬機構FTSE International Limited,刻正評估考慮將台灣證券市場納入其編製之世界指數(World Index),以作為國際間,尤其是歐洲地區大型基金經理人投資我國證券市場之參考。FTSE International Limited為倫敦金融時報及倫敦證券交易所等轉投資事業,其所發行之世界指數(World Index)係與高盛投資公司(Goldman Sachs & Co)及標準普爾公司(Standard & Poor's)共同合作編制,目前已成為全球機構投資人,尤其是英國等退休基金進行全球資金配置之重要參考指標(Benchmark)。World Index 涵蓋之重要股市計有二十九個國家,其中希臘及葡萄牙甫加入,馬來西亞則因去年實施資本管制,已予剔除。該公司預訂於本年九月一日內部召開之決策委員會議(World Index Policy Committee,WIPC)中正式討論將台股納入World Index之「市場評估報告」,倘討論通過,台股可望成為金融時報全球指數組合中第三十名成員,屆時將帶動歐系資金加碼台股。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