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簡訊

美國結算機構積極拓展業務版圖

楊淑琴(期交所業務員)

  美國期貨、選擇權及證券市場之結算機構不再只是待在原地為個別的交易所作簡單的結算程序服務,它們企圖對傳統會員公司提供更多的附加價值及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以開發業務拓展財源。

  許多結算機構經歷由會員制變革為追求獲利的獨立經濟個體公司制的過程中,創造新的視野及策略。如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CME)的結算部門不只爭取為新的電子交易所作期貨契約結算業務,也規劃對個別交易人提供服務。另有期貨結算機構嘗試透過交叉保證協定結盟(Cross-margining)以改善其會員公司的資產配置。證券結算公司DTCC(Depository Trust and Clearing Corporation)合併其他三個結算機構,並與路透(Reuters)及湯姆生財金公司(Thomson Financial)等媒體機構進行異業結盟創新事業。

  結算機構目前正如同它們的交易所伙伴,積極扮演互助、革新並追求獲利的知識技術服務提供者,預期結算機構間的合作仍會持續發展,追求無時間地點限制、有效降低交易成本的會員結算服務。

合併步伐

  在美國最積極進行合併及策略聯盟的結算機構非DTCC莫屬,DTCC已多年深入證券領域(證券、公司及政府債券、共同基金、保險)的結算、交割作業及相關保管服務,最近更將其觸角伸向期貨及選擇權市場。2001年DTCC宣佈與GSCC (Government Securities Clearing Corporation)、EMCC (Emerging Markets Clearing Corporation)、MBSCC (MBS Clearing Corporation) 三家結算機構合併,將各自原有的服務項目合併為單一機構,整合美國政府及貸款抵押證券、新興市場債券工具的後端交易程序與DTCC現有服務。DTCC於1999年由美國現貨機構NSCC及保管機構DTC合併成立,現在為世界上最大的證券保管機構及美國股票、公司債及政府債券交易的主要結算者。

  DTCC同時於去年三、四月宣佈加入兩個新的事業伙伴;它與湯姆生財金公司合資設立一家提供全球40個國家的經紀商、保管機構、投資經紀人作直接交易的公司,名為Omgeo。客戶可以在單一的電子交易平台上處理國內及跨國的交易。另外,DTCC與路透社(Reuters)結盟,放眼1.8兆美元聯合商業貸款市場的網路電子交割結算服務,計劃於未來一兩年達到充份運作,將提供一般登入、自動化線上報告及語音通訊功能。結盟的確是DTCC佈局全球服務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驟。

  DTCC子公司NSCC與Exchange-America LCC交易所去年四月達成一項協議,同意共同推廣全自動化程序—各保險營業處所可線上完成年金支付並送達所屬總公司,加速中間的處理程序及降低人工作業的成本。NSCC扮演電子化連結保險公司與經紀商、銀行、財務規劃者及其他仲介者間的中央系統,提供資訊及辦理變動或固定利率年金交割的服務。Exchange-America則致力提供B2B線上交易服務,提供全新完整的網路服務方案。

  世界愈複雜,就愈不可能由單一機構全權提供所有必需的方案;尤其在交易全球化及顧客尋求整合性單一規格方案的趨勢下,DTCC選擇與不同領域有長才的伙伴結盟,共同開發成本效益最大並有效降低風險的市場。

至於期貨和選擇權商品部分的整合,大部份以交叉保證金的方式進行。

  2001年3月BOTCC與GSCC達成利率商品間交叉保證金的共識,有人解釋為2月BOTCC與OCC(Options Clearing Corporation)兩結算機構合併失敗下產生的結果。陸續不斷地,結算機構皆積極推動彼此間的交叉保證金制度,像CME、GSCC、OCC 都個別與NYCC作成利率契約的交叉保證金協議。似乎交叉保證協議已經取代共同的結算平台觀念。

  結算機構間合併失敗的原因一部份來自其本身會員的反對。BOTCC與OCC的合併過程中,就發生一家OCC的會員交易所,拒絕對新合併的公司放棄控制及管理權利的案例。但這樣合併失敗的因素並無法阻止有些結算機構(如GSCC) 夢想成為美國中央唯一的結算公司,向英國倫敦結算所(London Clearing House)效法。

引進新技術到市場

  期貨結算機構歷年來不斷改善其結算服務,現在有更多的結算機構銷售經驗及技術給廠商間(B2B)服務的電子交易所或市場。雖然不少新的B2B交易所已減少,但電子化交易市場(e-marketplaces)仍持續對結算及交割作業服務產生需求。如NYMEX即致力於其電子交易系統(E-NYMEX)的發展;BOTCC則升級並重新包裝其系統(Meta-Clear),專門為電子交易所辦理結算。這樣的趨勢同樣為大部份美國結算機構的策略走向。

  大部份結算機構傾向鎖定其在結算交割的策略定位,NYCC與咖啡、糖、可可及棉花的交易市場洽談;OCC 則與多個銀行及財金服務公司合作;BOTCC使用Opt4作商品或金融市場使用的交易平台;CME與化學交易所CheMatch簽訂唯一的聯合協議,將Globex2交易系統裡化學類契約的期貨及選擇權列入交易牌告。CME同時針對個別交易人及小型的交易公司開發新的服務技術,CME結算部門長久提供SPAN資訊系統給法人會員處理保證金風險控管;現在CME亦可提供SPAN風險管理工具給交易人、避險基金經理人及小型交易公司,以前這類風險控管工具對個別的使用者而言是相當昂貴的。CME除了持續開放會員規則及更多的擔保品種類外,現在並提供可負擔價位的商品選擇給非傳統會員,其改型成為公司制法人後,不斷積極拓展獲利事業,並以掛牌上市為努力目標。

會員服務

  雖然結算機構想要跳脫傳統框架,但專注服務它們的會員公司仍是重點。GSCC將固定收益商品的結算交割期間由T+1改為交割日當天;它的新伙伴DTCC也計劃將股票交割期間由T+3改為T+1日。多年來期貨結算作業幾乎是即時處理結算及交割,目前仍繼續針對會員的後台系統是否有改善的空間作努力;BOTCC於2000年就提供即時帳戶資訊、會員可使用無紙化帳戶及交易資料系統;NYCC則計劃跟進,並以直接交易程序(straight-through-processing)為目標,希望各交易公司在交易執行前後皆可作風險控管;OCC為使結算所可以更簡單即時地處理新興證券及期貨商品,決定改寫結算平台以符合未來成交量成長及交易時間延長的需要。

個股期貨發行競賽

  期貨結算機構及OCC的最新發展或許是個股期貨(single stock futures)的發行,已經有幾家交易所推出個股期貨契約且每一結算機構積極對新商品作好準備。由於標的證券的本質使得個股期貨契約的性質迥異於先前運作的契約,有 些交易所限定個股期貨只能作現金交割契約,有些則要求作實物交割;個股期貨會按各種報告作定期性的調整。OCC官員認為它們處理契約調整及對全美個股選擇權交易所提供結算作業的經驗,將增加交易人在選擇權交易所交易商品的動機。

跨越全球

  美國大部分的結算機構除了積極拓展對傳統交易所作的服務外,同時不忘專注於自身內部系統的改良;當會員尋求更有效率的資產配置及全球交易管理時,將會督促更多的結算機構作交叉保證金制度協議,並朝提供全球化、更好、更有效率的服務方向繼續努力。

(本文摘譯自Futures Industry Magazine)

回目錄